国投雅砻江曾新华、李斌,国投北疆高巍,国投盘江黄凤启
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,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、创新奉献的劳动者典范。他们全部来自基层企业,是公司发展的脊梁、是平凡岗位上的不凡英雄。这些可敬的劳动者既是国投精神的传承者,更是以实际行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四川省劳动模范
曾新华自1990年投身水电事业以来,始终奋战在工程一线,从西北的李家峡水电站开挖大队技术员干起,先后参与建设了李家峡、拉西瓦、锦屏一级、锦屏二级、杨房沟、卡拉、孟底沟等9座水电站,是当之无愧的“水电老兵”。如今,他依然奋战在雅砻江畔,一如当年初心未改。
卡拉水电站被业界认为是地质条件最复杂的水电项目之一,危岩体高差近1000米,横向分布近1500米,左右岸共有230多处,堪称“心头大患”。曾新华多次到现场踏勘,沿着仅容一人通行的羊肠小道攀登,每临饭点,便席地而坐,草草扒几口盒饭后便继续作业。在他的带领下,团队创新采用锚杆加固、爆破卸载等多种措施,进行科学分区治理。历经鏖战,卡拉水电站枢纽区边坡自顶部往下约600米范围内的危岩体已基本治理完毕,为电站建设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。目前,卡拉水电站较合同工期提前10个月实现大江截流,主体工程建设正稳步推进。
在专注工程建设的同时,曾新华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,心系地方发展。他组织推进杨房沟电站周边乡村道路修建、集中供水、通讯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,依托专用公路开通“松茸绿色通道”,推动与凉山州总工会一同打造技术培训基地。卡拉、孟底沟水电站在建期间,每年创造约2万个就业岗位,助力当地百姓走上致富之路。连续13年组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,用温暖呵护童心。
四川省劳动模范
李斌,十多年来,他扎根一线、精研技术,从一名普通运行值班员一步步成长为“锦屏工匠”,在省级技能大赛中斩获个人“金奖”。他的成长经历,是新时代青年电力人脚踏实地、厚积薄发的真实写照,更是雅砻江人以勤奋、专注与责任,在平凡岗位上追逐梦想、实现价值的鲜活缩影。
是不是每个人,每一次都能准确处置故障呢?李斌考虑更多的是怎样培养更多优秀的值班员,为公司和行业树立起“锦屏标准”。
他和他的队伍主动开展公司级科研项目《锦屏水电站在送出通道受阻风险下的安全运行应对策略研究》,他找来设备说明书、设计图纸、历年来处置过程记录、应急方案等进行总结分析,复盘处置流程,收集各方意见,对可优化的流程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讨论,甚至对所有操作的地点和工器具都一一进行了现场排查,将这份工作做细做实,最终20余万字的《锦屏二级水电站500kV送出通道受阻应急处置指导手册》在电厂内部印刷分享,500kV电压等级的18种处置流程和4种检查策略从此固化下来,为今后的应急处置提供了坚实依据。
如何带领团队在前进路上走得更远,离不开创新的“头脑风暴”。李斌组织设立班组创新工作小组,积极开展技术创新、管理创新、培训创新、五小创新。一次路过主变洞及GIS区域时,同事的汗珠引发了一场技术分析,厂房设计的通风系统是否达到了效果?环境温度、设备运行温度是否正常?温度有没有降低的空间?一系列的问题迅速激发了创新小组的研究热情。在李斌的组织下,有的查原理、有的核对图纸、有的对比其他厂站设计,决心要探究清楚环境温度偏高的原因。
截至目前,李斌团队已发表技术论文88篇,提出合理化建议206项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过硬团队。2024年初,李斌所带领团队被国投集团授予2023年度卓越班组称号。
天津市劳动模范
高巍是国投北疆电厂的一名一线职工。作为一位在燃料采购战线工作的“老兵”,不等不靠、主动作为、迎难而上,紧紧围绕“盯市场、拓煤源、重调运、保库存”的电煤保供控价策略,集中力量下好先手棋,打好主动仗,坚持做就做到最好,数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践行国投北疆的企业文化精神。曾先后获得公司先进工作者、国投集团先进工作者、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国投集团特级工匠等荣誉称号。
燃料采购是一项流程繁复的工作,采购人员要腿勤、眼勤、嘴勤,不怕麻烦人、不怕丢面子。高巍就是靠着“三勤、两不怕”,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、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突破、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重任,使得公司优质长协煤兑现率稳步提高,优质长协煤资源不断拓展,煤炭供应结构持续优化。2022年,在煤炭供应紧张期间,高巍挺身而出,积极投身到解决煤炭保供难题的战斗中,积极争取天津市交委等部门支持,成功申请国铁保供调度令五次共35天,增加长协煤发运19.8万吨。积极协调国铁北京局、太原局,解决了朔州煤电、峙峰山煤业在宋家庄站发运受限问题,提高了长协煤的发运量和兑现率。面对艰巨能源保供任务,高巍主动请缨,全年有180多天在山西、内蒙古等外地出差,往返奔赴张家口、太原、大同、鄂尔多斯等8个地区19个站台,总行程7万多公里,漫长的旅途,见证了他对工作的执着与坚守。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,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,他都奔波在各个站台之间,关注着煤炭运输的每一个环节。
高巍在燃煤保供、对外协调以及连续坚守煤矿等工作中的卓越表现,激励着每一位公司员工,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守初心、勇于担当的榜样。
贵州省劳动模范
黄凤启同志用自己的坚守与奉献,将全部心血与智慧倾注到火力发电生产一线,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电力行业的热爱与担当。面对机组工况的不断变化和生产现场潜在隐患问题,黄凤启上班爬锅炉、看参数、记数据等;下班翻规程、系统图,查机组报告汲取经验。带头编制《机组深度调峰技术措施》等20余项补充标准,建立动态优化和PDCA循环改进机制,让一线员工“一次学习,终身受益”。在仿真机系统建设中,面对行业可借鉴经验少的难题,他带领团队大量收集和分析各历史工况数据,经无数次的调试参数,上百日夜奋战,成功打造出高度仿真的系统,成为洞察隐患、技能培训、岗位竞聘的“神器”。
煤泥掺烧是公司的关键业务。面对煤泥形态变化带来的系列难题,黄凤启同志带领团队积极探索,不断优化锅炉燃烧调整方式,以强烈的使命感,共同提升低热值煤的掺烧比例,实施低负荷阶段锅炉煤泥掺烧研究攻关,实现机组40%负荷段煤泥掺烧小时均值提高约60%。针对容量电价调用、电力市场现货方式下的配煤进行摸索,坚持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,针对不同负荷段的配煤,形成“两混一矸一机动”、“三矸一混一机动”、“两混两矸”、“压干煤泥掺混煤”等多种配烧方式,有效促进燃煤掺烧精细化水平提升。
作为老党员,黄凤启同志重视人才培养。他牵头引进新技术,带领青年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锻炼,实施“千项操作无差错”管理,规范操作行为。在他的带领下,青年员工成长迅速,解决诸多生产难题,部门班组也屡获荣誉。同时,在黄凤启的引领下,30余名青年员工获得岗位晋升,部门所辖班组先后获得六盘水市“凉都工匠场”、“工人先锋号”、国投集团“班组建设标杆班组”“班组建设卓越班组”等荣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