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“桦加沙”影响,国投电力所属福建、广西、海南等区域项目迎来强风暴雨。国投电力所属企业以“严部署、实举措”全力守护了生产安全与员工生命财产安全。
国投湄洲湾 华夏电力
国投湄洲湾电厂和华夏电力嵩屿电厂通过启动防台四级应急响应。各生产岗位已按防御台风四级应急响应要求开展检查工作,重点对所辖的电缆沟、排水沟等进行了排水检查;对建筑物、构筑物、生产设备等设施进行了防水、防风、防漏的全面检查及维护和修缮。
对厂区户外的易漂浮物、锅炉户外保温进行检查、清理和加固;对循泵房、码头等防浪设施进行检查。对防台防汛物资进行全面清点和补充,确保物资充足、可用。
在台风到来之前,国投钦州发电就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部署会议,结合台风路径与厂区实际周密规划防台防汛措施,不仅细化责任分工、强化应急联动,从目标层面为防御工作划定硬标准,通过“公司-部门-班组”三级责任体系,将防御任务层层分解、逐级压实,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、每一个环节都能追溯闭环,共同推动全体人员摒弃麻痹大意,以“防患于未然”的态度全面进入到了台风防御备战状态。
台风“桦加沙”来袭期间,国投钦州发电严格遵循政府部署,逐级提升应急响应至二级,有力有序开展各项防御工作。公司全面落实人员驻厂值守、户外作业暂停、多轮风险排查等举措,并由领导带队24小时在岗指挥。通过党员突击队巡查高危区域、运行人员严密监控参数、全力保障燃料供应,确保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。截至目前,公司实现了“人员零伤亡、设备零故障”目标,机组持续安全运行,有效履行了能源保供责任,为区域电力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国投钦州二电
在“桦加沙”登陆前夕,在生产区里,发电运行部监盘人员紧盯着屏幕上的水位、风压参数,每两小时一次的排水系统巡查被仔细记录;设备维护部点检员背着工具包穿梭在主变区域与GIS室,逐一检查户外封闭母线密封件,给端子箱加装固定防雨布。生产技术部(工程管理部)联合安健环管理部组织机、炉、电、热、化、灰、硫、综合8个专项检查组从集控楼出发,严格按照防台防汛检查卡进行逐项检查签字,责任在“谁检查、谁负责”的机制下层层压实。
在基建项目现场,安健环管理部组织各参建单位开展现场检查,管带机安装区域的山体边坡旁,监测员正用全站仪记录位移数据,码头的施工人员顶着海风,将脚手架上的钢管、模板逐一固定,施工区域的临建板房门窗,正被二次加固的角钢牢牢固定。应急物资仓库内,正在逐台测试对讲机信号,应急照明灯的电量显示满格,潜水泵、柴油发电机排列整齐,厂区排洪渠旁,挖掘机已就位,一旦发现杂物堵塞,便能立刻清理,确保雨水顺畅排出。
24日19:39分钦州市发布“五停”措施后,20:00分,国投钦州二电基建施工项目全面停工,应急办立即组织开展24小时应急值班,除应急值班人员,其他人员全部撤离至营地。国投钦州二电领导现场带班,密切关注台风实时动向,运维人员24小时值守,实时监测机组运行及雨情水情。截至25日10时,国投钦州二电2号机组稳定运行,未发生人员受伤设备受损及供电中断情况,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。
国投广西新能源
作为负责广西、海南项目的新能源区域公司,国投广西新能源在台风来临前召开了防台防汛专题会议,根据不同项目区域预计受影响程度,提出细化要求,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各项目/场站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到岗到位工作,全面部署各项防台防汛工作,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。
国投广西新能源工程管理部组织监理和施工单位,对在建项目开展了防台防汛隐患排查,根据天气实况做好停工准备,并将详细排查,确保停工后施工现场人员撤离到位。浦北区域检修中心开展专项排查,文昌光伏项目重点检查光伏板支架,紧固螺栓并疏通排水系统;高排风电场重点对风机螺栓进行复紧,对变桨偏航系统进行测试,并做好箱变绝缘预试和线路杆塔加固;龙门风电场全面清理排水沟渠,布设防水挡板和沙袋,同时对升压站、箱变等关键设备进行密封检查和防水加固,确保各类设施设备在台风期间保持安全可靠状态。
灵山区域检修中心提前部署应急工作,对六炉山、董永、那思风电场全面开展设备特巡,重点检查风机、输电线路、升压站等关键设备,排查树障隐患,清理排水沟渠,加固易损设施,并提前备足防汛沙袋、应急照明等物资,确保应急保障“有备无患”。
自24日起,国投广西新能源积极响应防台应急部署,各项目/场站负责人、全体运维人员迅速到岗到位。钦州浦北、灵山、钦南、海南区域所属场站提前撤离户外作业人员,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制度,值班人员密切关注台风信息,实时监视风机运行状态,及时接报信息。台风登陆期间各场站未受到台风的伤害和损坏,设备运行参数正常,未发生停机故障。后续将持续跟踪气象动态,全力保障项目人员、设备安全稳定。
国投电力所属企业面对着台风“桦加沙”的严峻考验,国投电力所属企业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,严格落实了各项防台措施,经受住了大风暴雨的双重考验,用行动诠释“防患于未然”的责任担当,全力保障各电力企业在台风期间的安全稳定。